FacebookTwitterLineHatena

“人類正逐漸將手中的權利交給自由市場、集體智慧和外部演算法,部分原因就在於人類無力處理大量的資料。”

近兩年,一本全球矚目的《未來簡史》,對人類未來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認為“資料主義”將是人類歷史的下一個落腳點。將“資料”上升到整個人類信仰的高度,也在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那麼,“資料”緣何有如此之高的歷史地位?接下來的“資料主義”運動,能給我們企業資訊化建設和資料化管理帶來哪些思考?人類在演算法面前還能扮演什麼角色?這篇文章,軟妹將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資料主義和演算法時代

1、數據主義的由來

14世紀至17世紀期間,歐洲大陸的文藝復興運動,將“人文主義”信仰帶進了人類社會。在此之前,由於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極其有限,神和上帝就是權力的中心,圍繞神和上帝構建起來的宗教和封建王國長期統治著人類世界。

隨著新興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城市的崛起,人們逐漸改變了對自己世界的看法,人文主義開始宣揚人類自由、平等,強調人類對世界的價值和意義。在此後的幾百年間,兩次工業革命開始讓人類真正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再一次強化了“以人為中心”而非“以神為中心”的人文主義世界觀。

然而,好景不長,剛剛認為自己已經征服世界的人類,漸漸發現自己正在失去對世界的控制權。大資料和人工智慧領域的長足進步,更強化了這一認知。

“資料主義”認為,資訊技術和生命科學的發展,逐漸將整個宇宙都簡化為資料流程,任何現象和實體的價值都在於對資料處理的貢獻,都可以歸結為演算法。而在這個由資料演算法構成的世界裡,人類的價值和作用將被逐步削弱,直至消亡。

2、萬物皆演算法

電腦是資料演算法的集大成者,從圖靈測試開始,到AlphaGo戰勝人類圍棋手,人們逐漸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就是演算法可以類比甚至是超越人類行為。然而,“資料主義”認為,人類的一切情感、意識及行為,本身就是自然選擇留存下來的高級生化演算法。

我們用一個簡單的場景來理解下“演算法”的含義:
下午2點,有點犯困的Tom來到咖啡機前,投入5個1元硬幣,按下按鍵,1分鐘後就拿到一杯香氣四溢的美式咖啡。喝完咖啡,Tom抖擻了一下精神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在這個場景中,你看到了哪些演算法?

我們通常所說的電子/機械演算法,是指對電腦或機器輸入指令,並得到相關輸出的過程;在這個場景中可能包括:
•咖啡機識別了5個1元硬幣,進入待機狀態;
•咖啡機識別了Tom的選擇,並根據要求啟動了美式咖啡的製作流程;
•製作流程中的一系列自動化操作;
除了這些,我們容易忽略的是另外一些演算法,不同的是,這些演算法的載體是人的身體和長期以來形成的意識,它們同樣有輸入(因)和輸出(果):
•胰島素的作用使午飯後經歷了一個血糖急劇上升又迅速下降的過程,血糖的迅速下降讓人感覺沒有力氣,昏昏欲睡;
•咖啡能提神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
•下午兩點還是上班時間,Tom必須儘快回到工作崗位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已經設計到咖啡機中的各種電子和機械演算法,人類本身就是一套複雜的演算法體系,這是人體通過長期進化形成的生化演算法。當然,人和人之間的長期協作,又形成了各種各樣更加複雜的社會演算法,比如“一杯美式咖啡=5元”!

3、演算法的更替

在人文主義主導的幾百年歷史進程中,人類憑藉自身的感情、意識和行動,逐漸征服了世界。人類值得為此感到驕傲!然而,這只是歷史。

生命科學的進展,逐步揭開了這些感情、意識和行動背後的演算法邏輯,人的選擇不是生物預設就是隨機,沒有哪塊是屬於人類可以自己掌握的“自由意志”。實驗室中,生化演算法不再是高深莫測的學科:

•只要掃描人腦,就能在受試者自己有所感覺之前,預測他們會有什麼欲望、做出什麼決定;
•只要使用藥物、基因工程直接對大腦進行刺激,就能操縱甚至控制人的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自身處理能力有限,人類正在通過各種方法,將已經掌握的生化演算法交由電子演算法來處理,被視為生命科學領域最高峰的人類基因組計畫,也不得不依靠超級電腦進行資料管理、控制誤差、加速分析過程。

概括來說,“資料主義”不僅闡述了一個新的世界觀——萬物皆演算法;同時揭示了一個人類世界可能不太願承認的趨勢——相比電子演算法,人類自身構成的生化演算法正在逐漸失去價值,電子演算法最終會成為人類世界的神。

二、理解企業演算法

上文提到“任何現象和實體的價值都在於對資料處理的貢獻,都可以歸結為演算法”,那麼企業作為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經濟實體,我們該如何認識和改進這套演算法?

1、企業也是一套演算法

工業革命於人類的價值,第一次真正將煤碳、石油這些能量巨大的自然資源納入到人類生產過程中來。現代企業誕生於工業革命之後,它的使命就是將這些資源有效地組織和利用起來,生產出能夠改改善人類生活、推動社會進步的產品。

從這個角度來講,現代企業就是一套承擔了重要歷史使命的高級演算法,經過一系列的經營管理活動,將人/財/物等社會資源,轉化成具有使用價值的社會產品,然後通過市場交換和互相連接提高全人類的生活水準。

19世初,“科學管理之父”泰勒通過“鐵鍬實驗”將科學管理理論引入工廠,全面闡釋了企業演算法的基本面貌,也為後世的資料化管理提供了經典示範。

在此之前,工廠依靠純粹的經驗管理,生產效率低下,員工工資也難以保障。為提升生產效率,泰勒放棄了“經驗測量”的方式,開始對搬運礦石這個業務環節進行精確的測量和優化研究,他用碼錶計算時間、用尺子計算移動距離,對鏟子的大小、每次搬運的重量進行調整改進,他的優化研究甚至具體到鐵鍬下鏟的速度與高度、上揚時間等等。一切以實驗資料說話,最終,泰勒的“鐵鍬實驗”給搬運礦石這個環節生產效率帶來了質的提升。

從泰勒的“鐵鍬實驗”開始,傳統的經驗管理被科學管理所取代,資料形式呈現的生產效率成為衡量標準,企業演算法的發展就是不斷以更高效率的生產方式替代低效的生產方式。

2、企業演算法的發展趨勢

•規模和影響力激增
2017年排名全球500強首位的沃爾瑪,員工人數230萬,全年營收4850億美元,超出泰國全國GDP(全球排名第26位)近500億美元,富可敵國的企業正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

從內部影響來看,不同類型的企業對資源的掌控範圍都在不斷擴大。勞動密集型企業能夠組織起上百萬的員工規模,資金密集型企業能夠對超萬億美金的資產進行全球配置。可以說,這些巨無霸企業的演算法效率,直接決定了上百萬員工的生計和萬億美金資產的使用效率。

從外部影響來看,一家企業所能發揮的影響力天花板越來越高,尤其是科技發展的賦能,一個產品改變世界的情況正在屢屢發生。Apple、Microsoft、Google、Facebook、Alibaba,這些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正在通過通過企業自身的創造力推動人類社會光速發展。

•外部參數變幻莫測
1960年代,伊戈爾.安索夫將“市場競爭”概念引入企業管理。二十年後,邁克爾.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更是將人們對企業外部環境的認識帶到一個新的高度,根據市場環境制定企業自身的經營戰略成為很多企業成功的秘訣。

然而,近年來科技創新和競爭環境的變化速度,遠遠超出大部分企業的反應能力。螞蟻金服、滴滴出行、小米等一大批“獨角獸”企業正在以摧枯拉朽的氣勢改變著各個行業的競爭環境。能夠根據變化莫測的外部參數進行快速調整,已經成為企業演算法能夠實現可持續運行的重要標準。

•電子演算法獲得更多授權
與泰勒所處的時代不同,現代企業如果還是寄希望於“鐵鍬實驗”幫助快速提升生產效率無異于天方夜譚,人工測量和測算在體量龐大的企業內部和複雜的競爭環境面前舉步維艱。得益於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正在將越來越多無法承擔的企業演算法交給電腦,小到個人的績效評價、大到集團的戰略投資方向,都有相應的測算模型。

隨著獲得越來越多的授權,電子演算法在企業演算法中扮演的角色也在不斷升級。以生產管理領域為例,電子演算法從最初的歷史產銷資料匯總,到產能預測,再到對接自動化生產線實現智慧排產,我們有理由相信,最終,完全不需要人類參與的無人工廠也有可能成為現實。

三、企業演算法的PDCA迴圈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企業自身是作為一套完整的演算法存在的,這套演算法的使命就是以最高效率將人/財/物等社會資源轉化成有使用價值的社會產品。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外部環境的變化加劇,企業演算法漸漸超出了人類的計算能力,電子演算法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授權。

而在將這套演算法完全交給電腦之前,人類在企業演算法中還是會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電子演算法只是服務人類的工具而已。

只要認識到企業是一套演算法,管理和運營企業的基本邏輯就變得非常簡單了,人類的作用就是保障這套演算法高效有序運轉。我們可以借鑒PDCA來理解人類與企業演算法的關係:

Plan:基於戰略目標規劃企業演算法藍圖

我們都知道,對於軟體來說,圍繞需求的藍圖設計至關重要。而對於企業來說,圍繞戰略目標的企業演算法藍圖設計也是企業高效運轉的必要條件。

1954年,德魯克提出目標管理(MBO),強調企業的使命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此後的數十年間,KPI、BSC、OKR等等目標管理工具層出不窮,他們的目的就是將企業戰略目標和各個層面的運營活動聯繫起來,讓企業內部發生的每一個行為(經營活動、資源配置、組織架構、激勵機制等)都服務於最終目標,降低演算法的損耗和成本。

以帆軟行業顧問利用BSC工具説明企業進行銷量目標分解為例,將提升銷量的企業目標分解到采供、物流運輸、生產運營、工藝、創新各個部門的關鍵經營指標,各個經營環節都能圍繞最終目標開展生產,這就是企業藍圖的作用。

Do:企業演算法藍圖的落地運行

根據企業演算法藍圖,各個演算法單元都清楚地理解了自己的使命目標,接下來就是提高各個單元的持續運算能力,保證演算法整體高效有序的運行。隨著現代經營管理理論的不斷豐富,人力、財務、行銷、供應鏈、生產等各單元如何提升生產效率都有日趨完善的理論體系。

近年來,頗受市場推崇的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經營】模式,就是一套旨在提升企業內部經營效率的管理演算法。阿米巴經營的本質是通過定價和附加值的核算,量化各個單元的貢獻,同時提供清晰的價值提升途徑,促使大家對“應該怎麼做”的思考。最終,整個企業因此獲利,實現利潤最大化、費用最小化。

經過10多年的專案實踐,帆軟形成了一套成熟可快速落地的阿米巴方案,透過資訊化平臺將阿米巴固化,將項目中的創新經驗融入平臺,為企業提供了一套保障經營活動效率的參考方案。

Check:評估演算法運行效果和問題

俗話說,無法評價就無法管理。監控企業演算法的日常運行,首要任務就是對效果進行評價,此外還需要追溯到造成這個效果的成因,以便及時進行調整。

大家常常所理解的資料化管理,就是企業演算法的這個環節。軟妹認為,企業演算法完善的評估體系需要通過一整套數位化報告體系來實現,圍繞第一個步驟中中涉及的關鍵經營指標,進行全面的報告和展示,並透過運營層面的各類經營會議,討論和發現問題的根源。

Act:優化演算法/啟動下一個PDCA迴圈

透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企業可以在某個時間點保持較好的運行效率。但是面對變化莫測的競爭環境,企業需要隨時保持戰略調整的靈活性,根據新出現的競爭狀況,調整甚至重新啟動新的PDCA迴圈。

小結

企業本身作為一套演算法,正在得到空前的發展,某些方面已經逐漸超出了人類自身的處理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電子演算法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真正的演算法時代到來之前,人類還需要通過PDCA管理和不斷優化企業演算法,能否理解和掌握資料,將直接決定了人們在未來企業演算法中扮演的角色!

獲得帆軟最新動態:數據分析,報表實例,專業的人都在這裡!加入FineReport臉書粉絲團

相關閲讀:

中小企業如何做好數據分析?

企業如何選擇資料分析架構?——談談3種架構的利弊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按讚,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

熱門文章推薦

立即試用,可獲取更多 報表範本和案例

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