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最近十多年來,醫療行業經歷過比較集中的資訊化建設大潮,大部分醫院都上了各種各樣的業務系統。隨著對醫療服務的綜合要求提高,以及監管方面的日益嚴格要求,眾多醫院也開始從資訊化階段進入數位化階段。這個過程往往成為許多優秀醫院與一般醫院的分水嶺。
那麼,從場景支撐和大數據的角度,醫院如何在這個過程中真正地形成自己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帆軟行業化醫療事業部資深顧問鄭偉先生結合從一線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認知、觀察與思考,給出了些自己的觀點,供醫療行業以及社會各界參考。
何謂數位醫療?
數位醫療是把當代計算機技術、資訊科技應用於整個醫療過程的一種新型的現代化醫療方式。包括醫療裝置的數字化、醫療裝置的網路化、醫院管理的的資訊化和醫療服務的個性化。
為什麼要建設數位醫療?
當前醫院數位化程序的加速來自於三個方面的客觀需求:
1、不同系統業務資料整合的自然需求
大型醫院往往有百多個業務系統在使用,互相之間的資料原本是很少相通的,影響了醫院業務流程升級、患者服務等多方面的程序。醫院自身也希望透過互聯互通和資料中心來解決重複建設的問題。從整體來看,行業內的業務整合與一體化的水平越來越高,醫院行業的資料應用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2、上級監管部門多種資料統計的需求
比如現在衛健委、醫保局、衛生局等等部門會要求醫院定期不定期地提供資料,資料指標也每年都在變化,這些內容與時間變化的報表,臨時處理起來就得加班加點去完成,十分佔用工作量。
同時,監管部門蒐集到資料之後,也逐漸會去評估這些資料的品質和分析隱藏在資料中的問題,這就要求醫院需要對上報的資料也要開始進行自我分析,可以根據監管要求進行持續的資料質量改善。
3、醫院自身的管理升級產生了大量的自定義資料需求
醫院領導對醫院的管理專案越來越多、越來越深, 他們的主要抓手就是醫院執行過程的指標。對於分管不同方向的醫院管理層來說,每個人都要看不同的指標,並往往又會衍生出很多自定義的管理過程指標。 指標的選擇取決於醫院在不同階段的綜合管理水平。資料應用建設不同於在資訊化建設,資訊化建設的重點是為了增加功能,資料應用重在資料內容升級。
在醫療品質的管控、運營業務場景等方面的升級,成為醫院數字化的主戰場。可以預見,這個戰場上的勝出者一定是可以自主構建資料管理平臺,並能持續進化的精益醫院。
醫療品管從數位醫療資料模型的構建開始
醫療品質的管控來自於對數位醫療資料的充分掌握。
一家大型綜合醫院的資料中心和區域的資料中心,在底層資料結構方面比較類似。一般大型醫療集團需要把各家醫院的資料彙總集中,通常會以某一家醫院的資料結構作為標準,把其他醫院資料匯入到同一家醫院的資料框架中去,相當於將綜合醫院規模“擴大”到區域或者集團這個級別,從資料角度看,多數時候只是量的擴大,沒有質的改變。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能對一家醫院進行資料場景驗證,也就可以同樣應用到區域醫療集團上。
一般來說,公立醫院更加追求醫療品質的提高,而私立醫院可能追求的是在能夠滿足患者需求的情況下如何達到一個比較高的運營效率。所以,在不同型別醫院進行大資料相關工作的時候,起步階段的側重點會有部分差異。
基於醫療品質指標的方案,主要也是偏醫療場景的。像大型公立醫院,往往面對的是大量的患者,醫療需求繁雜,醫院的人員效率跟不上,導致醫療品質的下降,而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從突破一些效率瓶頸開始。
下面是關於若干已經驗證過非常好用的醫院運營小場景的介紹。恰恰是對這些小場景的加持,使醫院經營的部分業務瓶頸逐步消失,增強醫院的運營品質,自然也為醫療品質的管控創造了條件。
如何建設數位醫療: 醫院管理應用小場景的效能加持
我們具體舉例來看這些有意思的智慧醫療應用場景,“理所當然”的無奈,在帆軟大資料技術FineReport的推進下得以根本改變。
1、數位醫療:門診熱力圖戰情室大屏
比如說佛山市中醫院護理部, 就有一個骨科熱力圖大屏,這是為護士長服務的。佛山中醫院以骨科聞名,骨科常常人滿為患,而以前申請護理資源, 需要診室透過電話緊急申請, 低效且容易產生不及時的情況。 做成視覺化的戰情室大屏後 ,護士長隨時可以看得到全院的診室掛號情況,紅顏色越深,哪裡的患者就越多,護士長就能即時調配護理人員。這樣就避免了護理人員接待病人或者護理不及時的情況。 將複雜的計劃排程工作,變成簡單的“按圖索驥”式的工作。
帆軟也為這個場景做過一個問卷調查 ,在上戰情室之前患者的有效接待率是80%,上了這個大屏之後是99%,所以也就是給他們帶來的是真實意義上的護理品質的提高。
2、數位醫療:急診120業務全場景戰情室大屏
120急診,數秒之間,人命關天。急診部門的人非常想直觀看到救護車當前在哪裡?是因為什麼原因出去的?以前的救護車在外面需要透過電話聯絡,很不方便,也不方便調配。如果有一張大屏,能夠實時的定位到車的實時位置,車上患者的情況等等,急診120就可以提前的安排出床位, 預備好專家、急診部、住院部等資源。
河北衡水市人民醫院與帆軟合作,完成了一張急診的120戰情室大屏,準確及時的顯示全院救護車定位、初診判斷、目的地、最近急救效率,得到了急診部們的一致好評。
3、數位醫療:門診室戰情室大屏
門診辦屬於醫院行政部門,負責門診診療服務過程控制,對於醫院的科室門診狀態需要及時瞭解,同時涉及到很多維度的監管,包括像人流量、科室醫生到診情況、接診情況、門診處方藥佔比、預約掛號等不同角度的分析,但是門診辦目前沒有專門的系統去完成管理,管理變化程度又很快,想看資料看不到,想做系統做不了,只能採取有情況再去處理或者去醫院門診人力抽查的方式解決部分過程管理的需要。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用FineReport連線院內多個系統的實時資料庫,開發動態大屏。門診辦不再需要親自跑到門診的診室進行抽查,也不需要整天被電話騷擾,只需要將資料進行實時監控,就能掌握全院門診狀態的整體情況。
4、數位醫療:病區床位戰情室大屏
以前要獲得病區的床位資訊,護理部的人需要跑到護士站去看文字記錄,很不方便。帆軟將這個場景做成一個視覺化的大屏,掛在病區的最顯著的位置,隨時可以看到目前有哪些床位,哪些病人即將要出院空出的床位的位置等等。這個新場景的創生還帶來許多新的創新機會。
5、數位醫療:快速填報微系統
利用填報快速開發出適合醫院的資料採集系統,彌補全業務系統間的不足。這是一個“隱形”的場景。
同樣的還有工單的處理,科研經費的管理,這一塊都是屬於部門級別的一個應用,業務可以自己做成了若干小型系統,幫助解決及時性的資料需求。
比如康復醫學科,由於缺乏專業的資訊系統,治療師只能透過手工填寫與核對資料,容易因填寫不規範導致資料不準確、錯記漏記等問題,核對時的困難程度也大大增加,存在遺漏檢查專案的情況,從而增加了核對工作量,影響了治療師和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利用填報系統,治療師只需花費兩三分鐘在系統上直接點選選擇,有效減少了治療師手工填寫資訊消耗的時間,不會因為手工漏填而導致病人治療專案漏檢,降低了手工操作的錯誤率。
透過這樣的基於大系統的微系統構造出完整的資料應用生態。促進多流程的相互有效協同。
數位醫療應用案例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按讚,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