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TwitterLineHatena

【前言】

從事企業數據化工作7年,起初迷茫厭惡,如今不痛不癢。深知這是一條企業終將要走的路,不如讓自己走在前頭,留下點感悟。閑來分享關於數據分析的思考與知識,也希望能有老司機給我帶帶路。
————
首先談談企業數據化運營的「道與術」。數據始於生產,卻又服務於經營。數據能讓我們知道什麼,又能給企業帶來什麼?

數據之道——數據「知道」

「知」體現在數據讓我們知道業務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為什麼發生這些變化,這些變化需不需要去改變。「道」反映了數據對結果一語道破的作用,比如今年的業績多少,回款多少。

數據存在於企業各種各樣的應用系統,每個企業都會隨著發展逐步上線ERP、CRM、OA,PLM等系統。在這個發展過程,數據會存在不完整、不集中、不一致、不正確等情況。這些問題一方面是反映了存在的問題,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企業正在快速發展,哪一些建設在逐步的完善,這是一個過程,關鍵在於如何去利用這些數據?

數據的利用關鍵在於目的、技術和人

根據不同的目的,它對數據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對數據的中間、問題的透露的柔軟度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想對某一個事件進行數據追溯,這時候所需要的數據就非常精確。比如說我們發現一個質量檢測是異常的,那麼就需要分析這個異常背後各式各樣的原始生產記錄,這個過程對數據記錄的準確性要求非常高,否則得出的結論有可能是錯誤的。但對於公司高層領導來說,他需要的分析是一個宏觀的,一個趨勢性的結論。這時候個別的錯誤,並不會影響整個趨勢的判斷。很多決策的制定都是在一直部分情況下做的,通過一部分數據參考,對整個趨勢進行把握,從而得出一個決策。

第二個是技術,包括數據的清洗、篩選、主數據,把不正確的、不完整的、不一致的、不集中的數據通過技術手段解決掉。技術是保障數據按照業務分析邏輯「走路」的重要手段。

第三個方面是人,數據離開了人的探索就缺乏了「靈性」,比如某個異常點,這個異常點代表什麼,如何產生的,這都需要在這方面富有經驗的,有相關行業業務背景的人才才能探出。

所以從上面的角度來看,數據要能產生價值,離不開目的、技術和人才。我們有了一大堆數據,有各式各樣的系統,這些數據是不是就能讓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發生,結果是什麼?不一定,我只是判斷一大堆數據,如果我想有大量的報告給一個老總去看的話,他肯定不會去看,因為看不懂。

知管理

數據能讓我們知道管理的異常。比如質量成本管理管理,某產品他的含量在中間含量的變化,統計了一段時間,發現波動非常大。

但實際上,它的上下浮動幅數是10%,我們通過消除質量方面的異常,把它的偏差控制在正負3%,換句話來說它主體的波動降到了6%。結果是什麼呢?通過這個過程,我們把這個產品的原料用量降低了12%,這個在我們行業,如果原料的採購量是1000萬的話,12%就意味著節省了120萬。這就是通過數據分析持續改進所帶來的一個非常明顯的一個效果。這也是企業領導所需要的結論,通過知道原因,去改進,把它變成企業的實際利潤。

道經營

道就是將數據結論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示給老闆看。以往領導要知道企業動態,賺不賺錢,需要進入到各個業務系統去查看數據,久而久之這樣的工作會變得枯燥無意義,領導無法以最有效率的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直觀的手段去把數據用最簡單的方式展現出來,比如通過搭建數據決策平台,將各個系統的數據整合,通過各式各樣豐富的圖表製作來進行分析展示。以郵件、簡訊或者微信的方式推送給領導,給到他們所需要的數據。

所以,總體來講,數據化的目的就是知管理、道經營。沒有管理指導性功能的數據都是無用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按讚,給予我們支持和鼓勵!

熱門文章推薦

立即試用,可獲取更多 報表範本和案例

免費試用